身為家長,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難免感到焦慮,有的家長是采取指責打罵的方式,有的是說教和嘮叨,其實,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孩子逃避,不愿意跟家長溝通,讓情況更加糟糕。接下來新起點教育叛逆學校就來談談對于矯正孩子厭學的一點看法。

學習伴隨著孩子青春的大部分時光,調整好學習的心態,直面挫折和困難,想辦法解決當下問題才是最好的方式。
1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目標
想要提高學習興趣,孩子自身的內部動機才是驅動力,外部的催促和督導只會讓孩子感覺被監視,得不到信任,更加不能辯證看待學習。所以,家長要喚起孩子想要努力的心,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目標,這個目標一定是具體、清晰、能夠通過孩子的努力實現的。孩子有了方向就會充滿干勁和動力。
2、自主選擇學習
孩子也想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掌控感。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協商,向孩子傳輸勞逸結合的理念,該學習時拼命學習,該玩耍時肆無忌憚,實現真正的勞逸結合。另外,不要限制孩子的興趣,多給孩子一些選擇權。讓孩子對自身的學習進度,合理安排學習和生活。
3、幫助獲取成就感
很多時候失敗并不是成功之母,而是成功是成功之母,因為越成功,孩子的干勁越足,他們會有迎難而上的勇氣。所以家長可以給孩子提要求,但是要求要符合實際情理,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,多鼓勵認可孩子,輸送正確的價值觀。

人想要獲得真正的進步和成長,這個過程都會有點痛苦,走出舒適區很艱難但是也很充實。孩子一天天不斷學習也是如此,他們不斷吸收新的知識點也會感到厭倦。下面說說孩子厭學的主要原因。
1、厭學是人之常情
問問所有的家長,家長肯定也不想天天通勤趕去上班,但是不上班就沒有經濟來源,生活一塌糊涂。而孩子面臨升學壓力,知識的繁瑣復雜,作業的堆積如山,也同樣感到厭倦,真正發自內心熱愛學習的又有幾個孩子呢?
2、外界誘惑大
孩子在家里準備學習時,家長在一旁打游戲、刷視頻,孩子看到家長很興奮很快樂,也會心猿意馬,不愿意做學習這件苦差事。另外,電子游戲、那些應接不暇的娛樂項目讓天性愛玩的孩子向往,花花世界的誘惑力巨大。
3、父母期待過高
還有的家長自己明明做不到,卻總是要求孩子成績名列前茅,什么都要爭優創先,這樣一來,孩子承擔的學習負擔過重,不愿意面對學習。

特別是面臨升學的孩子,更容易產生厭學情緒。他們內心很焦慮,再加上老師和家長的施壓,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,生活枯燥無味,自然會厭倦疲憊,下面說說孩子厭學的具體表現。
1、破罐子破摔
有的孩子身處高壓下,如果成績波動大,不如意,他們容易產生厭學心理,反正卷不贏,還不如躺平,更有甚者直接在課堂上睡大覺,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也不管不顧。
2、不想學習也不愿意外出
孩子愛玩是天性,但當孩子既不愿意出去玩也不想學習時,說明孩子內心很憂愁,一邊裝作滿不在意,但內心還是渴望能夠在學習上取得進步。
3、對家長的嘮叨熟視無睹
厭學的孩子對于父母的嘮叨和說教已經免疫了,他們不再憤憤不平,而是熟視無睹,不再在乎父母的情緒。當然,成績下降也是一個明顯的表現。
總之,既然改變不了現狀,無論有怎樣的理由和借口,書是需要繼續讀下去的,只能調節自身態度和情緒,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,迎難而上,厭學情緒才會慢慢得到化解。以上就是對于矯正孩子厭學的相關話題,謝謝閱讀!